2020年06月28日
第1次提问
老师您好,昨天看到网上说的乳糖不耐的现象,感觉我的宝宝很像,很担心。所以今天就带宝宝去我们本地的妇幼挂了一个儿科。妇幼的医生让我要把宝宝喂饱,不要饿着他。我怕吃得太饱又腹泻,所以回来后给他加了量,但是加的不多。从每顿110ml加到了130ml。吃了三顿奶后又开始腹泻了,早上拉了一次,几乎没有奶瓣,也不算稀。下午拉了两次并且两次的间隔就三四十分钟,很稀,有少量奶瓣。麻烦老师看一下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是不是不能给他加量?图一是早上的大便,图二是刚刚的。都五天了,老是反反复复的,马上又面临打疫苗,真的很担心。

为保护用户隐私不显示图片

2020年06月28日
方超医生
尊敬的家长,感谢你的信任和耐心等候,我已经详细了解你发过来的宝宝病情介绍,根据你反应的宝宝的情况以及给予的资料,分析如下:

乳糖不耐受多发生在牛奶喂养的宝宝,出生后即可出现症状,少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有这个情况,乳糖不耐受可以引起宝宝出现腹胀腹痛,肠鸣排气,或者是腹泻等常见的现象。

导致发病的原因就是乳糖需要在人体内的乳糖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被人体所吸收。如果人体内缺少乳糖酶来分解乳糖,那么如果人在摄入乳糖以后,没有被消化的乳糖会直接进入人体的大肠,从而刺激大肠蠕动速度加快,造成腹泻等症状。所以乳糖不耐受分为①先天性的出生即存在,表现为反复腹泻、奶瓣多及体重不增。②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反复腹泻症状,引起的病原体反复冲刷肠道引起的短暂乳糖酶不足。

乳糖不耐受的诊断:患儿以腹泻为主,可伴有易哭闹、胀气等,偶发肠绞痛等表现;大便常规化验阴性、还原糖阳性、pH值低提示乳糖不耐受;符合以上情况就可确定患儿发生了乳糖不耐受。目前宝宝未行乳糖不耐受相关检查确诊,还不能明确,但是就宝宝目前的症状及腹泻时间而言,还无法考虑,更应该考虑病毒感染导致的肠炎或者单纯的消化不良,完善大便常规检查会比较重要,如果当地能够化验乳糖酶,也可以检查。

腹泻的治疗中,比较关键的还是避免过多喂养引起的肠道消化负担过重,食物没有经过完全消化就排出,呈稀便。所以,目前宝宝的情况不建议加量。

目前宝宝的情况不能接种计划内的疫苗,推迟接种并没有任何影响,疫苗接种后宝宝会因为体内疫苗的免疫反应而导致短期内的抵抗力稍微低下,进而致使宝宝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或已患病状态加重。

目前宝宝的情况,如果口服益生菌仍然无法停止腹泻,完善检查的确非常重要,其次为了尽快恢复可以改腹泻奶粉喂养,多为水解蛋白奶粉或者无乳糖奶粉,更好消化,对胃肠道消化负担更小。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补充。祝宝宝早日康复。祝宝宝茁壮成长。
2020年06月28日
第2次提问
肠炎的宝宝会有什么症状呢?我们是奶粉喂养,宝宝从第一天腹泻到现在是五天,第一天的次数会多点,四五次。后面就都是一天一两次或两三次。除了腹泻没有其他的症状,精神状态很好,胃口好,睡眠好,除非饿了,其他时候不会哭闹。老师您觉得需要检查一下大便吗?如果不是乳糖不耐可以加乳糖酶吗?
2020年06月28日
方超医生
你好宝妈,肠炎的宝宝尤其是病毒性肠炎的宝宝的主要症状就是大便稀、奶瓣多、次数多,如果是细菌性肠炎多会伴随发热,可以和消化不良的症状相同,之前病程会多几天时间。目前宝宝除了腹泻没有其他的症状,精神状态很好,胃口好,睡眠好,多见于消化不良或者普通病毒感染性肠炎,病情是比较轻的,而且有逐渐恢复的趋势,但是目前宝宝病程有5天,建议检查一下大便会更稳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如果宝宝大便正常,则我们耐心等待疾病自愈即可,宝妈也不必紧张了。不是乳糖不耐同样是可以加乳糖酶的,乳糖酶有助于乳糖的消化减轻肠道的消化负担,但是建议买一小罐无乳糖奶粉或者腹泻专用奶粉过渡即可,也会方便很多。乳糖酶的服用会比较麻烦繁琐,需要在一天中的每次喂奶前30分钟单独冲泡给宝宝服用。而宝宝吸奶的时间不会特别固定。
2020年06月28日
第3次提问
无乳糖奶粉和腹泻奶粉有哪些品牌呢?吃这种奶粉需要转奶吗?还是直接吃?如果是肠炎的话怎么办啊?
2020年06月28日
方超医生
你好宝妈,腹泻奶粉有雀巢的AL110,纽康特,无乳糖奶粉各大奶粉品牌都有,雀巢、美赞臣都有。基本上同普通奶粉品牌是一样的。提醒一下,千万不要购买不熟悉的品牌。

吃这种特殊奶粉不需要转奶,直接吃即可,因为它更好消化,但是后续恢复后转回普通奶粉,需要3天不腹泻的情况下,按照普通奶粉占有1/3逐渐过度到1/2,再到全部,一般3~4天即可转回来。

病毒性肠炎是自限性疾病,病程会比消化不良多几天,大约7~10天,所谓自限性即会自己恢复的,我们只需要少量多餐喂养,使用更好消化的奶粉,减轻肠道负担,配合益生菌调理肠道,即可恢复。宝妈无需担心。但是这是需要当地通过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毒性肠炎的,一般会排除细菌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的情况下。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补充。祝宝宝早日康复。祝宝宝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