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3日
第1次提问
张医生您好,宝宝六个半月,身长71体重9.1。一周前连续两天给吃了点橙子,就是含在宝宝嘴里砸吧汁水,之后辅食米粉中加了两天胡萝卜泥。发现宝宝有点类似反胃的症状,就是吃过奶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以后,趴着或者爬的时候还会出现偶尔吐出一口奶的现象,竖抱也会向上返气,就是宝宝会嗝一口气然后自己咽下去,因为没吐出来看不到是不是嗝上来的奶。饭量睡眠运动精神都正常。请问,这种可能是什么原因?辅食吗?应该怎么处理? 还有就是,宝宝几天前坠床,磕了额角,红了一块,大哭几分钟后没有再哭闹,饭量睡眠精神运动正常。但是最近几天,哄睡有变化,原本抱睡只会哼哼几声,很快就睡着,最近几天睡前都要大声喊叫,不是哭叫,是高声大喊,有时候喊着喊着就要哭的样子,喊完了才会睡。不知道这种是什么情况?正常吗?需要怎么处理?
2020年04月13日
张志斌医生
感谢咨询,信息资料已经查阅。
接下帮您依次分析,请不要着急回复,以免浪费咨询次数。
2020年04月13日
张志斌医生
非常抱歉让您久等了。
咱们先分析第一个问题。宝宝有反胃,打嗝,没有其他不适。这种情况考虑胃食管反流可能性很大。如果宝宝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添加辅食或者喂奶后出现反胃打嗝,溢奶等情况,这种提示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

原因:宝宝的食管和胃之间的肌肉贲门括约肌没有正常发挥作用,使胃里的食物和空气向上反涌到咽喉处,就造成胃食管反流。宝宝不会表达,但会表现反胃,打嗝,溢奶等情况。这个问题一般随着宝宝发育会逐渐正常。

解决办法:对于1岁内的宝宝,可以试着在宝宝进食后保持半直立的姿势,轻轻拍背。但要避免让宝宝长时间保持完全直立,这样会对胃部造成压力,可能加重嗝逆呕吐。

如果宝宝满1岁以后,胃食管反流还没有消退,持续的反流呕吐会导致宝宝体重减轻、脱水和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带宝宝进一步检查。
2020年04月13日
张志斌医生
接着分析宝宝头部磕碰的问题。您家宝宝头部磕碰后,额角发红,考虑是单纯头皮血肿。这种情况和宝宝目前哄睡改变没有关系。

下面科普宝宝睡前哭闹的原因。

目前睡前烦躁哭闹一般考虑是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成熟引起的。

如何安抚睡前烦躁哭闹的宝宝?

1、先满足宝宝基本需求:哺乳、拍嗝、换尿布、睡前给宝宝洗澡。

2、安抚触摸
●抱宝宝
●给宝宝背部按揉
●让宝宝趴在您的前臂,腹部向下,用你的手,支持他的胸口
●让婴儿趴在膝盖上,轻轻揉搓他的背,一边慢慢抬起放下你的脚后跟
●让婴儿趴在床上,轻轻地拍他的背部
●按摩你的宝宝

3、降低刺激,利用声音安抚
●用小毯子包起宝宝
●把灯光调暗
●降低噪音
●给宝宝唱歌
●播放一些音乐(尝试不同的风格和类型的声音)
●利用“白噪声”(风扇,吸尘器,洗碗机,收音机不调到频道上)
●抱着宝宝在室内走动

注意:以上应对婴儿睡前烦躁哭闹方法几乎都有用,但是每种方法可能只能维持几天时间,就需要换用其他方法,宝爸宝妈要根据宝宝实际情况而定。
张志斌医生
下面科普宝宝头外伤的一些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大多数宝宝头部外伤症状不重,可以在家进行简单的检查和观察。

①宝宝头部外伤后,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需密切观察最少需要24-48小时。观察头部有无肿胀,耳道及鼻腔有无血迹,有就需要及时送医院。
②用手触摸检查宝宝的头部,是否有明显肿胀的包块或者局部的颅骨凹陷,如果有,建议送医院进一步检查观察。
③观察宝宝外伤后的精神状态和活动,出现与平时不同的变化,例如出奇安静、呆滞、不愿动、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或冷漠等,则可能有脑实质性损伤,需进一步检查。
④头部外伤以后出现呕吐,是一个危险信号,可能是颅内出血引起颅内高压所致,须立即送急诊检查。
⑤观察宝宝的四肢活动是否对称,如发现某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或不能活动,除了肢体本身损伤,可能提示可能颅内损伤。应将孩子及时送医院检查。
⑥观察其他部位有无损伤,建议先观察四肢及脖子,无异常再脱光衣物检查全身,以避免加重骨折损伤。

二、观察的注意事项:
①至少观察48小时,观察期间,需特别注意宝宝的意识状态,小宝宝主要观察有没有呕吐,食欲差;

②观察宝宝呼吸是否平稳,有没有四肢活动异常如肢体活动不灵活,有没有耳朵鼻子有没有异常流液;

③观察有没有烦躁哭闹,无法安抚的情况。有没有抽搐发作。

三、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症状,一定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

●意识丧失:无法唤醒,嗜睡,无法唤醒
●呼吸不正常或缓慢:出现呼吸节律紊乱
●鼻子或耳朵流出透明液体或有出血状况
●两个瞳孔大小不同:瞳孔(眼球中部的圆形黑眼仁),用亮光照射时两侧大小不一样,或者照射后瞳孔不缩小
●1.5岁以内的小宝宝宝,囟门没有闭合。如果发现头部囟门有突出,触摸张力高。
宝宝安静状态下:用手平时触摸轻压宝宝囟门部位,感知局部的张力,然后分别和宝宝口唇、鼻尖,额头三个部位的硬度对比。正常触摸感觉和口唇、鼻尖硬度一样。如果触摸感知硬度和额部一样,提示前囟门张力明显升高,颅内压增高
●癫痫发作:宝宝出现四肢持续抖动,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等。
●出现严重的伤口:局部活动性出血
●频繁呕吐:呕吐超过3次以上
●无法控制地哭:宝宝无法用各种办法安抚
●食欲改变:如食欲差,纳差

四、家庭紧急处理一些建议:

1、有需要立即就诊的情况请立即带参加就诊或呼叫120。
2、头皮裂伤或者擦伤请向医生咨询。不严重者进行消毒包扎,必要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3、头皮局部肿胀,早期建议冷敷,避免反复揉搓。
4、医生判断需要住院时,请积极配合医生,避免剧烈运动。
的问题。
6.如果父母亲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总担宝宝有问题,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7.头皮血肿,早期冷敷是最正确的选择。

五、是否需要头颅CT检查,需要专科医生判断。

指南推荐必须进行头颅CT检查的情况如下:
●外伤后2小时格拉斯哥评分<15分
●可疑的开放性或凹陷性骨折
●颅底骨折的任何征象:熊猫眼征,耳后瘀
●成人呕吐≥1次,儿童≥3次
●外伤后癫痫,抽搐
●自身有凝血障碍疾病
●有神经定位体征
●外伤后遗忘>30分钟
●年龄>65岁伴有意识丧失或外伤后遗忘
●危险的外伤机制伴有外伤遗忘或意识丧失

六、儿童头部外伤简单总结
1.儿童头部外伤很常见,预防最为关键。
2.学会观察,可避免漏掉严重的颅内损伤。
3.部分头部外伤可以造成严重颅内损伤,牢记需要立即就诊的情况,伤后出现哪些现象提示孩子病情危重。
4.是否需要头颅CT检查,有相应的检查指证,需要专科医生判断。
5.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头部外伤都是轻伤,不会有严重的问题。
6.如果父母亲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总担心孩子有问题,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7.头皮血肿,早期冷敷是最正确的选择。
2020年04月13日
第2次提问
非常感谢您的答复。宝宝在哄睡时会用力揪或者挠自己的耳朵,而且有点急躁,哄睡是横抱姿势,哪只耳朵露在外面就弄哪只,不睡的时候没有这个现象。如果我帮他捏捏耳朵,他就会平静些。这是耳朵里有东西痒痒吗?还是有其他可能?该怎么处理呢?
2020年04月13日
张志斌医生
大部分宝宝抓耳朵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比如因为好奇抓耳朵或者出牙抓耳朵。下面科普宝宝挠耳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对耳朵好奇

宝宝表现:宝宝扯耳朵时很开心。

宝宝在长身体过程中,会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到好奇。当宝宝发现自己有耳朵时,就会用自己的手去拉扯耳朵。一般宝宝在睡觉或清醒时,都会常常去弄自己的耳朵,特别是玩得很开心的时候。

处理方法:对于这种在健康状态下,宝宝挠耳朵的现象,家长不必太过于紧张,这只是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好奇的表现。

2、长牙导致

宝宝表现:多伴有流口水、咀嚼东西和容易发怒。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也会拍打、抓挠拉扯自己的耳朵。

宝宝乳牙萌出会刺激到牙龈神经和周围组织,让宝宝产生不适感,平躺时,这种感觉可以从牙龈传到耳部,宝宝错误的把这种不适感当成了耳朵不适。就会不停地揉搓自己的耳朵减轻这种不适。

处理方法:如果宝宝挠耳是因长牙时的不舒服而引起的,就不必太过于担心,可以给宝宝一些干净的磨牙胶。

2、耳屎过多

宝宝表现:在外耳道有黄褐色、粘稠油状物或干硬块

人的外耳道皮肤具有耵聍腺,它能分泌一种黄色的黏稠的耵聍,能保护外耳道。耵聍干燥后呈现薄片状,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它可用以阻止外来物质的侵入。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耳道有自洁功能,但有些宝宝如果耳屎过多,刺激外耳道,便会引起宝宝抓耳朵。

处理方法:假如宝宝耳朵分泌物很多,或流出液体分泌物,或分泌物有臭味,则需带宝宝去看医生。


3、双侧内耳发育不均衡

宝宝表现:除了抓挠耳朵,宝宝还会对坐车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或是哭闹,甚至出现晕车、呕吐的现象。

宝宝双侧内耳发育不平衡,会让宝宝耳内产生异物不适感,通过抓挠耳朵可以来缓解这种不适感。

处理方法:大多宝宝这种现象在生后6-12个月内消失,无需治疗。

4、外耳道湿疹

宝宝表现:耳道有皮疹、糜烂、渗出,宝宝烦躁不安。常见于刚添加辅食的宝宝,宝宝身上,外耳道会出现湿疹。从而使孩子出现烦躁不安、摇头晃脑、抓破耳朵的现象。

处理方法:及时查找规避过敏原,局部外用弱激素类软膏。如果怀疑配方奶过敏,可以用抗过敏配方奶粉进行诊断性治疗2-4周。

5、中耳炎

宝宝表现:近期感冒病史,多伴鼻塞、咽痛、夜间啼哭,甚至发热,外耳道渗液。

中耳炎,6月龄到3岁的宝宝常见,而且宝宝在喂奶时可能会哭得更多,因为吮吸和吞咽会造成耳部的压力变化引起耳痛加重。

处理方法:怀疑宝宝中耳炎,建议尽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耳鼻喉科,确诊后积极治疗。

6、外耳道异物

宝宝表现:常见大龄宝宝,伴有哭闹,反射性咳嗽等。

宝宝好动,玩耍时可能会将一些小物件塞进耳朵;偶尔也有小虫钻进耳朵。细小异物入耳会让宝宝感到耳部不适,异物较大时,不仅会引起耳部疼痛,还可造成耳道感染,甚至影响听力。

处理方法:如果考虑是外耳道异物,及时带宝宝就诊耳鼻喉科处理,切勿自行乱掏,以免导致异物越掏越深。

其次科普日常如何护理宝宝耳朵

◆做好宝宝耳部卫生。及时防治感冒,因为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

◆哺乳时应避免躺着喂奶,应把宝宝抱起来,取半坐位哺乳。宝宝平躺吸奶,奶液容易进入耳道。

◆调整睡姿为仰卧或侧卧,因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给宝宝洗澡、洗头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让水流进宝宝的耳道内。如果有水流入宝宝的耳朵里,就要将宝宝的头偏向该侧,小心牵动耳廓,让水流出。